类别:写作帮助 / 日期:2024-03-17 / 浏览:8 / 评论:0

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

离中考很近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想着怎么把作文写好,今天给大家聊一聊“补短”和扬长避短的问题。

我们常说“扬长避短”,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每个人的“长”和“短”又是各不相同的。中考就这么几天了,想“补短”谈何容易?不过,话又说回来,清楚自己“短”在哪里,多关注一下与自己的“短”有关的资料,再练一练,可能有一定的效果,毕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在写作上,同学们常见的“短”不同程度地、或有或无地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你看你是哪个方面,注意看看:

社戏教案,社戏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不善于审题拟题者,补“审题”“拟题”之“短”。

现在作文题目的四个类型,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必须清楚,它们的三个部分组成,引子、正题和要求必须清楚。审题的时候,这三个部分都要审,弄清楚是哪个类型的作文。审题要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楚写作重点、范围,还要确定文章体裁。全命题作文如果是只有一个词,那这个词就是重点,有时候还可以作为线索什么的;如果是一个比较长的短语,那就要好好地审一审,弄清楚写作的重点是什么,在哪个范围之内选材,是写记叙文好,还是写议论文好。半命题作文要补的词语很关键,补出来的这个词语,往往就是写作的重点,也确定了写作的范围。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更要好好审题,就是反反复复地读,思考,弄明白材料的含义,话题的写作意图,然后自拟题目。补题和拟题一般要求醒目、新颖、精致,吸引人的眼球,让人看了眼睛发亮。不善于拟题者这几天一定要学习拟题的方法。拟题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的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可供参考:




二、不善于立意者,补“立意”之“短”。

社戏教案,社戏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立意几乎是与审题同时进行的。“意犹帅也”,千古文章意为先,都是说的立意的重要性。立意首先要正确、明确,然后追求高层次的新颖、深刻。文章的立意从材料中来,又要统帅材料。立意是对材料内容的高度概括,往往同审题、选材同时进行,有时候需要反复推敲,认真琢磨,深入挖掘。不善于立意者,起码要保证“意”的正确、明确。

三、不善于选材者,补“选材”之“短”。

审题立意之后,就是选材。选材的要求是必须围绕中心,做到真实、典型、细小、新颖、必要、充足。越是不善于选材,就越要选择真实的材料,细小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容易掌握,便于写作,其他要求要往后放一放。

社戏教案,社戏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不善于布局谋篇者,补“布局”之“短”。

布局谋篇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环节,很有讲究,很能够看出写作者的水平。如果说立意、审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布局谋篇要解决的则是“怎么写的问题”。这就是老师们平时说的构思,包括剪裁和组织材料。对于选择的材料,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下来,围绕中心,该留的留,该删的删。也就是说,一件事不可能全用,往往是用其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一件事的“一角”;如果是几件事,可能用它们各自的一部分或“一角”。这就是写作上的“剪裁”。剪裁下来的材料是零散的,各自独立的,需要重新组合,一件事上的材料,有的需要放在前面,另一件事上的某一部分需要“链接”在这件事的某一部位。这就是“组材”。同时,还要考虑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用什么线索,哪里设置悬念,哪里运用衬托,哪里伏笔,哪里照应,哪里详哪里略,哪里过渡,哪里点题,等等。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社戏》等都是范例。希望这方面能力弱者,认真探讨一下经典课文布局谋篇。

五、不善于某一体裁者,补“体裁”之“短”。

我们学习的课文,从应用的角度看大多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文学体裁看,大多是散文、小说,诗歌偏少,戏剧更少。我们的作文要像课文一样规范才好,就是说要写成像课本上那样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是散文或是小说。在这些常见的文体中,有的善于写记叙文,有的善于写议论文,有的善于写散文,有的则喜欢写成小说。写作上一定要扬长避短,写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如果你一类也不擅长,这几天一定要学习好一种文体,我建议学习记叙文,因为记叙文是初中阶段重点学习的,中考以写作记叙文为主。记叙文(含散文、小说)中,写事儿的一定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叙事要完整,要写出事件的意义;写人的侧重于抓住人物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景的重要的是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写事儿交代不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没有人物描写,写景没有层次,不够细致等等,只是泛泛述说,都是没有重点、没有详略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流水账”。如果是东拉西扯,想到什么写什么,既不像写事儿,不像写人,也不像写景,还没有说明什么事物,更没有什么观点,这就是我们说的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写成流水账或四不像,只能说明这个同学不懂作文,不会作文。所以这几天一定补一补记叙文的写作。

六、不善于语言者,补“语言”之“短”。

相比较而言,文章的语言更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文采。有时候,一篇文章内容形式都不算好,只是语言优美一点,往往就博得老师的青睐。所谓“一俊遮百丑”,在此可见一斑。当然,我们更喜欢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的特点一般表现在或风趣,或幽默,或清新,或欢快,或哲思,或诗化等等,不管哪个方面的特点,都令人刮目相看,交口称赞。如果你的语言淡得味同嚼蜡,这几天一定要好好地阅读,最好是阅读同一个作家文章,学习他的语言特点。

小时候吃不了读书的苦,长大后就要吃生活的苦,你认同吗?

本人是70后,兄弟姊妹多我排行老幺,小时侯父母双亡,因生活条件不允许,中学毕业就当兵找出路去了。

因是从农村出生,那个年代边读书边干活,跟我同龄的沒有几个考上大学的。曾经的我徬徨埋怨过,农村的活怎么老是干不完,什么时侯能走出大山,走出这片贫脊的土地?当时我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句名言,并为之努力过。

记得小时侯哥哥姐姐们忙着干田地里的活,让我放学回家也去帮忙。栽种庄稼之前是需要松土的,那个时侯用的是锄头和钉耙,没有干多长时间,嫩手掌就磨出了泡,腿酸腰痛的。大一点的姐姐说,小孩子没有腰,歇会儿就没事了;手掌磨破了,用泥巴糊糊止止痛就没有感觉了。呵呵,通过鼓励真的坚持下来了。

一块地费了几天工夫总算把土翻完了,接下来就是打窝,这是个技术活,窝上下左右平整对齐、深浅都是有讲究的,为以后更好地生长庄稼提供前提条件。之后就是栽插品种,浇水施肥等一系列动作。等庄稼成熟后,就是收割了。

收割季节到了。记得有次收小麦,把一亩的小麦用镰刀割完放倒在田面上,等太阳差不多晒枯以后,下午顶着烈日扎成一捆一捆的,用锚尖扁担挑。差不多七、八岁的年龄的我挑不动,围着捆好的小麦转圈子。哥姐心疼我,选两个捆得小一点的麦子帮我扶上肩,缩着脖子颤微微地挑回家。汗流浃背地连续跑了几趟,实在挑不动了就“狡黠”地对哥姐们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没做完呢,我要完成作业去。

其间学习的时间不多,节假日放假、放学不是种庄稼就是挑水放牛做饭喂家畜。因哥姐们的抬爱,我连续读到中学,他们也陆续成家。随着我逐渐长大,读书无望,怎么也得选择一条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吧?当兵是我的理想,并在我十八岁时实现了。

军营里的生活是紧张又艰苦的。除了紧张的军事训练、演习备战以外,空余时间就是读书学习了。军营里训练学习的氛围很浓厚,因我文化底子薄,必须平时加倍把学习的时光找回来,才能融入这个战斗集体中去。

训练学习生活中的苦随之而来。军队里军事训练和学习都是在教官的带领下完成,如果没有文化知识就学得很吃力。首先是军事理论的学习和思想教育,你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领会吃透,就需要认真听教官讲课,训练大纲的掌握要记笔记,背诵条文和熟悉理论常识,然后做总结写心得体会。其次,把思想理论知识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平时训练中的摸爬滚打都需要文化技术和技巧的,科学的指导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打军体拳可不能花拳绣腿,每一招一式都要融于贯通,战场上能最快的一招致敌为目的。比如电子仪器,未来战争打的是信息电子战,先进高端的军事设备摆在机房中、战车上,文化素质尤显重要,不懂就是白痴,必须熟练操作和使用才能胜任。一年几次的军事大比武,比的就是对个人军事科学文化的掌握和军事专业技术的熟练运用,在战场上能打赢,立功受奖依据就是这个。前提之下,靠的就是不断努力学习,辛苦付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军十几年转业回地方,政府安置事业单位。进入体制后,发现除了工龄工资基本一样外,文化水平、职业技能、职称都与薪资薪级挂钩,尤其是技能大专以上学校的毕业生,一入职都比你年龄大工龄长的人一样或更高的待遇。如果你想提升职务或加薪,就必须参加学习考试:首先你要有文化知识水平,学术论文有几篇,专业培训课程的经历,本领域内表现的成绩,是否获奖等等。其次你具备了以上条件后,就要参加考评职称,又是一轮考试,综合评定合格后,再由上级单位测评评定、本单位投票公示。

一路走来,客观原因书没读多少,走上社会后,深切地感受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读好书的益处。最后希望青少年的孩子们,在国家普及教育的大背景下,能领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的深刻内涵,能好好读书,不怕吃苦,做社会上有用的人。

打赏

感谢您的赞助~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