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帮助 / 日期:2024-05-11 / 浏览:6 / 评论:0
《庄子》中,你最喜欢的寓言是哪一个?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他也是道家鼻祖老子的后辈,他继承和发扬的老子的道家学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演绎出来,流传给了后世。
庄子的著作有很多,但是他主要的思想理论全部集中在一本名为《庄子》的著作中,这是他一生集大成的一部著作。《庄子》这部著作在道家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丝毫不亚于《老子》。
《庄子》在先秦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方面,已经发展到非常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瑰宝。所以无论是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在文学语言方面,他都始终影响着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因此它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庄子》这部著作,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庄周梦蝶”这个成语了。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自己做梦变成了一只蝴蝶,过着飘飘荡荡、无忧无虑、舒适自在的生活。庄子醒来后似有所悟,分不清是自己成为了蝴蝶,还是蝴蝶成为了自己。其实谁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已经是物我合一了。
还有一个典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也出自《庄子》,就是这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话说某日庄子和惠子到一个湖上的桥边游玩,看着水里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庄子十分地羡慕,于是发出了“鱼儿能从容自在地在水中游戏,这是它们的快乐啊”的感叹。
这时候爱抬杠的惠子说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而聪明的庄子立刻反驳到“你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继续质疑到“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快乐。但你也不是鱼,你又哪里知道鱼的快乐?”。
本以为庄子已无话可说了,哪曾想庄子还是能机智地回复到“你问我在哪里知道的鱼是快乐的,我是在桥上的时候就知道了。”庄子没有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巧妙的利用惠子的语病避重就轻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庄子的雄辩以及看问题的透彻。
庄子能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中表达出来,表面上看是一个个的独立故事,实际上故事当中都体现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在里面,需要细细地品味,深刻地体会才能领悟出来。
我最喜欢的《庄子》寓言故事——《知鱼之乐》
《知鱼之乐》讲述的是庄子和惠施在濠水岸边散步,进行逻辑争辩的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一句汉语中常见的俗语。该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用以告诫人们,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态对别人妄加揣测,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知鱼之乐
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施:
“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
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著名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惠施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