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帮助 / 日期:2024-06-06 / 浏览:4 / 评论:0
历史上有哪些贤妻良母?
这道题潇生来答。
历史上的贤妻良母有很多,恐怕最为人称道的是所谓的四大贤母,但潇生却懒得说这些老生常谈的故事。贤妻良母没必要有这么大的名气,只要是勤俭持家、扶持丈夫、孝敬舅姑并且可以对子女有所教导的女子,都能算得上是贤妻良母。这类女性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潇生只例举几位,拓宽一下视野即可,敬请诸位品评。
苏洵之妻、苏轼之母——苏程氏
苏程氏,这时可称为程姑娘,出生于眉山,父亲为大理寺丞程文应,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后嫁给苏洵,此时苏家穷困,有人劝苏程氏向娘家求救,可苏程氏为了夫婿不被娘家人耻笑,坚决不允。
坚强刚毅的苏程氏,不仅力劝曾经游手好闲的夫婿苏洵苦读不缀,还在夫婿因常年游学不在家中的情况下尽心侍奉婆婆,苏洵的母亲非常严厉,族人在她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唯有苏程氏侍奉老封君极好,婆媳关系融洽,羡煞旁人。
同时苏程氏对子嗣的教导也别有心得,一日带着年仅十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末年名士,与刘表并称八骏,因党锢之祸而遭通缉,为保家人主动投案自首,对前来送别的母亲说道:
范滂的母亲看开了一切,说道:“汝今得与李、杜(李膺、杜密都是著名党人)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看到此处,小苏轼热泪盈眶,对母亲说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个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苏程氏微微一笑答道:“你能做范滂,我为何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古语云:言传身教!恐怕也不过如此。日后的苏轼直言敢谏,对于王安石的权势不屑一顾,写下无数酣畅淋漓的豪放诗词或许就来源于今日母亲的教诲。
朝堂重臣温国公司马光为之写墓志铭,说道:“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杀人魔之妻、暴君心中唯一的温柔——元贞皇后张惠
乍一说张惠此人,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这世间存在过这样的一位女子,但谈到她的丈夫朱温,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暴君、昏君、杀人魔、扒灰、色魔等等”所有这世间可用来形容一个君王低劣的形容词几乎大半都可以拿来用。
但如果仔细研究这样的一位暴君,你会发现他年轻的生活中有着这样一抹白月光,那个人就是张惠。
年轻的朱温只是宋州一个浪荡子,而张惠却是单州大户人家的小姐,朱温对张惠早有好感,曾有光武丽华之叹。后因黄巢之乱家道中落,张惠落难不得已嫁给了朱温,时人谓之:“门不当,户不对。”
嫁给朱温的张惠全然不似外表那般柔弱,面对冲动的丈夫,张惠总是能适时指出他的错误,对朱温的军事策略也屡有指点。
史墨千秋,小墨来带大家领略历史的魅力。
看到这个题目后,小墨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人便是倪桂珍。
有着一双大脚,四岁学习识字,接受过完整的中西式教育,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还擅长数学、能讲英语,这在民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她就是有着“民国最牛母亲”的之称的倪桂珍。
【倪桂珍】
倪桂珍,浙江余姚人,她的父亲是一名牧师,母亲徐氏是名门之后。她个性独立,敢做敢为,大胆冲破封建迷信的束缚,没有缠足,人称“倪大脚”。
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倪桂珍看上了一个留学归来的穷小子——宋嘉树,他们结婚后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取名叫做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这三朵金花后来被人们称为宋氏三姐妹。倪桂珍生的三个儿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也都是当时的豪杰。因而宋家一跃成为了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就此拥有了“民国最牛母亲”的称号。
【丈夫宋嘉树】
新婚伊始,倪桂珍便体会到了丈夫家中的清贫。丈夫一个月不足15美元的微薄收入,对于出身名门的大小姐来说,显得是多么寒酸,但倪桂珍对这一切从来都没有抱怨过。
寒冬到来之际,倪桂珍想买一条新围巾,但鉴于丈夫夜以继日,辛苦工作赚来的血汗钱,她又舍不得花,因而她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倪桂珍】
尽管如此,他们夫妻两个还是不能维持每个月家中的收支平衡。因此,倪桂珍便拿出自己的嫁妆补贴家用。
由于月薪太低不能养家糊口,宋嘉树在1892年便辞去了自己牧师的工作,转而从事工商业。
一路上宋嘉树摸爬滚打、跌跌撞撞,曾在川沙办过家庭印刷所,在上海办过面粉厂和印刷所。但这些对于初出茅庐的宋嘉树来说并不顺利,倪桂珍便动用自己娘家的声望与生活中的广泛人脉,为自己丈夫的事业发展营造了很多契机。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宋嘉树也不例外。在妻子这颗福星的光辉照耀下,他很快时来运转,成为了上海赫赫有名的工业企业者。
【宋嘉树】
古代贤妻良母
贤妻良母是什么意思
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如今比喻女子贤德智慧、爱子持家、教子有方。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贤母:
一、孟母
孟母是战国孟子之母,位居“四大贤母”之首。她的儿子孟子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被誉为“亚圣”。
最初孟家住在坟场附近,孟子整天在坟堆中玩耍,后来孟母搬到集市,到集市后,孟子却学着小贩商人们做起了吆喝买卖,,最后搬到私塾,孟子每天被身边的学校坏境所感觉,最后每天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的学习,孟母之所以三迁,是因为她明白一个道理:"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二、陶母
陶母是东晋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将,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树。而当时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的教子故事也广为流传。
有一次,一位举人访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时天寒地冻,由于家中贫寒,无以款客,陶母偷偷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居,换钱买酒菜。在传统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头发是不能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诚信。所以范逵大为感动,从此后,陶侃走上发达的仕途。
三、欧母
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但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他母亲的伟大教育。
欧母郑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之母,欧母早年丧夫,独自一人拉扯孩子,欧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人,欧阳修五岁时,欧母便教他读书识字、为人处世的道理。
只是当时家里穷,家里没钱买笔墨纸砚,欧母只好用芦苇杆代替,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她还告诫儿子说: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母亲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印在欧阳修脑海里。
四、岳母
中国人最熟悉的贤妻良母是孟母,其次是岳母,还有就一个华胥氏!
孟母
估计孟子所生的战国时代肯定还没有搬家公司,孟母三次搬家一定是一个相当浩繁沉重的工程。至于“子不学,断机杼”的记载,想必从物质意义上说孤儿寡母的孟氏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按照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孟子幼年便是一个模仿力和感应力极强的孩子,住在坟墓附近就跟人学会了哭丧,住在市场附近就学会了讨价还价,住到学校附近就变得好学上进了。虽然身为寡妇,孟母却对下一代的培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某前同事一日恍然大悟般惊叹:天哪,我一直以为“孟母三迁”这四个字是“梦母三千”,就是梦见自己有三千个妈妈的意思。甭问,这人小时候他妈肯定是选了个文盲成堆的地方定居的。
岳母
岳飞能成为千古传诵的民族英雄,跟他背上那四个字肯定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我在很小的时候,听评书《岳飞传》听到岳母刺字一节时总是心头发冷——这娘儿俩都够狠的:想那岳飞他娘只不过一简单家庭妇女,一无医术,二无麻药,估计连消毒设备都不齐备,硬生生在自己儿子背上一针一针扎出“精忠报国”四个字,万一伤口感染出个好歹,中华民族岂不是折损了一位大英雄?而岳飞居然不闹不抗,就忍着痛让他妈拿针扎。一想到这是取民族之大义而舍儿女之小情,当时感动我的是母子二人为民族大义而敢于下手的勇气和觉悟,儿女情长在这一刻完全退居二位了。
华胥氏
传说华胥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伏羲与女娲结合才使人类得以敷衍,所以华胥氏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假若真如传说那样,外出时由于好奇用脚丈量大人的脚印而感孕,那么华胥显然是历史上最早的无性孕育的母亲,传说中正是华胥氏制嫁娶之礼,使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可见其对规范人类性关系和婚姻关系做出的贡献相当巨大。不仅如此,文献中还记载华胥氏“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氏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亲,她自然是毫无争议的贤妻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