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帮助 / 日期:2024-06-09 / 浏览:6 / 评论:0
长大之后再读鲁迅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少年时,我是闰土,朴实,善良,勇敢。我在明亮静逸的月夜里,守护在葱郁的瓜地里,勇敢机智的用叉子对付来偷瓜的刺猬。我不向往外面的繁华喧嚣,只想快乐的守护着一片宁静美好的天地。
后来,我变成了狂人,看穿了社会的残酷和倾轧,看透了人们的欲望和追求。我挣扎,我呐喊,我蹉跎,我退缩。可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改变不了欲望横流的社会。于是,我沉默了,我退却了,终于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于是我变成了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四个铜钱,一碟茴香豆,一碗酒,与周围坐着喝酒的客人分辨着偷书与窃书的区别。我想挣着文人的面子,却过着不堪的生活,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在别人眼里却是无比的穷酸、迂腐、可笑。
我变成了祥林嫂,向周围的人喋喋不休的述说着自己的不幸。开始得到了些许的同情,渐渐的变成了无视和鄙视,哀我不幸怒我不争。我试图反抗,但心里明白,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所有的苦难和不幸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现在的我变成了啊Q,学会了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我渐渐习惯了安于现状,虽心有不甘,但已止步不前。我习惯了卑微和懦弱,习惯了蹉跎和幻想,习惯了周遭的一切。
原来我的人生就在鲁迅的笔下。我曾纯真,我曾勇敢,我曾呐喊,我曾彷徨。而现在的我麻木、冷漠、慵懒、困顿,终于变成了那个我最讨厌的人。
如果可以,我愿永远做少年的闰土,永远单纯,永远坚守自我的一片乐土。
少年时代,我们都在语文教材上读过好多鲁迅的作品。
我记得初中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听说他是一位名师,老先生上课戴着老花眼镜,讲语文课非常仔细,特别是上到鲁迅的文章,比如上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老先生就告诫我们,鲁迅的文章必须要重视,是重中之重,是中考必考的,然后逐字逐句给我们讲解,表面意思及深层含义,都一一告知我们,我几乎一字不差都记下来,生怕少写或写错,课后还把含义及主题思想全部背住记牢。
我记得老先生有一次给我们上《孔乙己》,一时激动起来,眉飞色舞,拿着书本摇头晃脑,念着“多乎哉,不多也……",突然感觉有点孔乙己的味道,我当时就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通过教科书,我读了十多篇鲁迅的文章,有小说,散文,杂文,他的小说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注重细节描写,以白描手法鲜明刻划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不过当年我总觉得他文章是写得深刻有思想,但文字并不优美通俗,文白相间中,语言不免有点晦涩难懂,须细细来回读,才能真正领会。若文言底子差点,读起来就很累了。
鲁迅(1881.9.25一1936.10.19),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鲁迅”是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他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今天我以他的选入教材最多的小说这一体裁,以其中的代表作《孔乙己》来谈一下长大之后再读鲁迅作品的感受。
1、人性的丑恶和冷漠
孔乙己受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固然可笑,他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一个被封建社会吞噬的知识分子悲惨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围绕在孔乙己身边的看客们,包括酒店老板、伙计、食客等无一例外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来对待这个可怜人。故意拿话嘲讽者有之,故意戳他痛处者有之,以他为乐混度时日,没有人关心他,怜悯他,有的是无尽的嘲笑和戏谑。
唉,人性的丑恶和冷漠竟然到这般田地,在鲁迅的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令人不寒而栗。不用说封建社会里,就是现在也比比皆是,我们周围生活中的失意者、破产者或贫穷者走到外面,总有人背后指指点点,当面冷嘲热讽,生生地用一把把小刀刺着。即使是亲戚间走动,也是见不到好脸色的。呜呼,悲惨之事只要不降临到自家头上,管他人家瓦上霜呢!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是自已摊上这种呢,你作何感想?
2、扭曲的价值观、成功学
孔乙己本是个人人羡慕妒嫉的读书人,考过科举,但一直未中过,不然他随便去那里,都会被崇拜者包围,热脸一张张贴上来,不亦乐乎。在众人眼里,他就是个失败者,一个大家嘲弄的合适的对象,他一文不值,不值得被人尊重,被底层人士膜拜,那么只能用脚踩了,而且要狠狠地踩,那样才解气。
从前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如此落魄,无不皆大欢喜。如今的社会里,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天之骄子,一个拥有很多的成功者,一旦跌入云端,或破产或婚姻破裂或有丑闻爆出,那就是成了人们口中无尽的谈资,网络攻击有之,街头谩骂者有之,不一而足。普通人可能穷其一生无法出头,那么看看笑笑那些成功人士失败也是很解气的。
3、小人物的脸面与无助
孔乙己原是一个读书人,知礼懂理,本应格局大,但混到如此田地,可见读的都是八股文多,一心惟科举入仕,现实生计一概不晓,不会变通,又拉不下读书人高高在上的脸面,高不成低不就。
如果他早日认清现实窘境,自强自立,四体勤,找个安身活命的营生,也不至于走上偷窃的田地,生活不易,自己不争气。想当年韩信都有过“胯下之辱”呢,后来还成就一翻大业。何至于如此迂腐不堪呢。
人终究要自救,古往今来都如此。鲁迅小时候也受过家庭的大变故,祖父因科举舞弊案被捕入狱八年,父亲不幸病故,家道中落,他走出绍兴到北方读书,后到日本求学,最后又弃医从文,终成一代文学巨匠,受后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