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创意写作 / 日期:2024-06-26 / 浏览:5 / 评论:0
关于家教家风的美文美段?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
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
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
一些家长看了不少家庭教育的文章,为什么在实践中还是会犯错?
很正常,而且很容易。
先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我认识一位学前教育学的博士,已经是副教授了,她在如何教育幼儿方面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在教学上给学生讲,生活中这些幼儿家长遇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困惑请教她都能得到圆满的解答。
可是,她在面对自己孩子问题时却没有按着给别人建议的那样行为,我亲眼目睹了她冲着孩子发火,四岁的幼儿明显表现出畏缩和不安。
好了,不能对孩子,特别是幼儿发火,这应该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常识。父母对孩子发火,孩子对父母展现出的情绪十分敏感,特别是幼儿,他们会自然地发展出两种倾向来适应父母的发火。一是退缩,把自己藏起来,不在父母面前表达或透露任何有可能触怒父母的信息;二是迎合,揣摩父母的期望和喜好,表现出或表达出符合父母期望和喜好的言行。后果是什么?孩子逐渐丧失掉真实感受和真实表达的能力,逐渐丧失掉与生俱来的灵性。
为什么会这样?从心理学角度很好解释。学前教育女博士习得了很多育儿的知识,但只是陈述性知识,需要有意识地提取和运用,主要加工脑区在大脑皮层。另一方面,她从她原生家庭中习得的,源自她父母曾经对待她的经验习惯,交织着丰富的情绪体验,是以程序性知识方式存储的,以近乎于本能的自动激活运转,根本不经过大脑皮层的知觉加工,以意识不到的方式更迅速地影响和支配行为。因此,只要她着急上火,从学校教育中习得的专业知识就会“输”给从原生家庭中的经验习惯。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偶然的个例。所有的学校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训练,又从事一线教育教学。按理说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得心应手吧。没错,有些教师却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可圈可点,堪称表率。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是乏善可陈,甚至引为教训。例如,有研究统计了自杀危机的青少年学生中,教师家庭的比例最高!不仅最高,而且远远高于其他父母职业家庭。
回到问题,为什么一些家长看了不少家庭教育的文章,但是在实践中还是会犯错?一样的道理,看再多文章只是“知道”了一些陈述性知识,讲起来可以娓娓道来,头头是道。但是家庭教育实践,面对一个特异性的孩子,而不是典型的标准的孩子,只要情绪被激活,支配言行的就不是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而是早已养成的经验习惯,只要经验习惯是错的,教育实践就会犯错。
前面说了这么一大堆,概括起来就四个字:知易行难。
那么,该怎么办?对于有识的父母来讲,不仅要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汲取他人的可贵见解,更重要也最关键的是父母要致力自己的成长,通过学习、思考、练习、践行,用新的经验覆盖旧的经验,养成新的好的反应习惯来抑制从原生家庭中由来已久的旧的错的反应习惯。
例如,控制情绪就是人生成长进阶的基础必修课,只有控制住情绪才能把好的知识运用于家庭教育实践,否则都是白搭。其实,控制情绪作为心智成熟的基础,不仅有助于改善家庭教育效率,而且还有助于改善夫妻关系,职场人际关系,等等。
这么说吧,自己不愿成长,不愿为了自己的心智成熟付出心力,这样的父母读再多的文章,哪怕是把博士都读下来,也依然会在家庭教育中犯错误,无意中误导或戕害孩子。
你想让孩子爱学习,你自己作为父母就要爱学习;你想要孩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你作为父母就要不断地从错误中成长;你想要孩子刻苦,不玩游戏,你作为父母就要做出表率。家庭教育从来没有捷径,当你试图对孩子抱以你作为父母都做不到的期望和要求时,你的家庭教育咎已经错了,失控了,即使孩子侥幸不负厚望考上名校,那也是因为他的天资禀赋足够聪颖;代价却可能是孩子失去对生命的活力,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