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创意写作 / 日期:2024-07-08 / 浏览:8 / 评论:0

唐诗三百首中有关于端午节的唐诗吗?

举例如下:

一、端午

唐 · 李隆基

端午节作文500字,端午节作文3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翻译: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二、端午

端午节作文500字,端午节作文3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 ·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翻译: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端午节作文500字,端午节作文3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端午日

唐 ·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翻译: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四、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 · 卢肇

农历五月初五为什么称为“端午”呢?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写下了大量多姿多彩、脍炙人口的诗篇。《全唐诗》中直接写到端午的诗也不在少数。这些诗篇,有的描写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有的表现生动有趣的节日情景,有的抒发对人生的万千感慨,有的则歌颂与缅怀屈原的伟大人格。

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此诗不事雕琢,明白自然,既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昏君佞臣的无比愤懑。尤其后两句,大气磅礴,掷地有声。

赛龙舟是重要的端午节习俗,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龙形的船,做竞渡游戏,是半祭祀、半娱乐性的节目,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体育活动。龙舟竞渡的场面往往是热烈壮观的。有关描绘赛龙舟的诗歌,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鼓乐齐鸣,千帆竞渡,场面壮观,扣人心弦,读来让人身临其境。为了衬托竞渡的热闹场面,诗人写到了那些银钗照日、罗衣飘香的美貌女子。她们柔情脉脉,平日很少出门,今天却纷纷出来观看,一饱眼福。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插菖蒲、艾草和喝雄黄酒。除了赛龙舟,端午节吃棕子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一煮之,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唐代诗人元稹的“彩缕碧筠棕,香梗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形状和味道。诗人郑谷的“渚闹渔歌响,风动角棕香",表明了粽子已为民间普及食品。诗人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欧擎五云浆",描绘了粽子的大小和质量。连唐玄宗李隆基吃了“九子粽"之后,也诗兴大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可见当时宫廷对粽子也很珍视。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五月的端午,这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依然保持着她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在浓浓诗香中过端午,我们心中又会多了一层对节俗所承载的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人情趣盎然。

唐诗有几万首,对于普通人即使有精力读完这几万首,实际上也是没有必要,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为唐诗做选本,选本的工作从唐朝就已经开始了。

《河岳英灵集》可能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唐诗选集,选录了盛唐开元二年至安史之乱前夕的诗人,自常建至阎防等二十四人,共收诗二百三十四首,今存二百三十首。

《河岳英灵集》所选诗人历仕坎坷,“皆淹蹇之士”。自这部选集里面就已经有王维、孟浩然、李白、王昌龄、髙适和岑参等人了。

到了唐宪宗李纯的时候,因为他非常喜欢诗歌,就命令狐楚编录近代及当代名家诗进呈以供御览,命名为《御览诗》,又名《唐歌诗》,又名《选集进》,又名《元和御览》。

实际上唐代还有很多选集,只选择两个说明了一下。到了宋代,唐诗的选集更加多了起来。

《万首唐人绝句》是洪迈于淳熙年间编录的。皇帝问:唐人绝句共有多少?洪迈答说有一万首。于是为了凑满一万首,不得不泥沙俱下,所选取的内容太过于繁杂,而且这本书已经不是选集,而是唐人绝句的总集了。

《唐百家诗选》,这本书相传为王安石所编,这套书选诗一百O八家,诗一千二百六十二首。像李白、杜甫、韩愈、王维、白居易等大家的诗都不选入,收录都是冷门的诗人诗歌,所以诗集流传不广。

金元时期最著名的选本就是元好问的《唐诗鼓吹》了,全书选取了王维、高适以下至晚唐、五代七言律诗九十六家,诗五百九十六首。

到了明代,一个叫高棅的人又选编了《唐诗品汇》,选唐诗六百二十家,诗五千七百六十九首,并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

到了清代,最著名的就是沈德潜的《唐诗别裁》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成为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慢慢成为了儿童启蒙的读物。

所以我们听到唐诗的时候,就会听到关于唐诗三百首的说法。

而且这个三百首也有说法,《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9首、李白诗33首、王维诗29首、李商隐诗24首、孟浩然诗14首。

《唐诗三百首》是仿《诗经》三百篇(诗经共311首,其中6首笙歌无内容)之作。

关于端午节的名言?

1.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2.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3.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

4.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5. 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6. 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7.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

8.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9.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陆游《楚城》

10.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11.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

12.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13.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14. 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打赏

感谢您的赞助~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