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帮助 / 日期:2024-07-23 / 浏览:5 / 评论:0

清政府为什么授予曾国藩一个汉族官员“节制四省”的军权?曾国藩又为什么一再拒绝?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曾国藩(1811——1872),湖南长沙人,中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官拜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生 一等毅勇侯。曾国藩之崛起很大原因跟天平天国运动有关。

1852年,天平天国运动已席卷了半个中国。而清政府引以为傲的八旗军早已腐败无能不堪一击。为此清政府颁发奖励组织团练,以地方武装来遏制天平军的发展。于是曾国藩就回湖南组织‘湘军’,严肃军纪,日夜操练。很快,1854年‘湘军’开始出动,正面和太平军作战。经过多年征战,1861年12月,‘湘军’攻陷安庆,曾国藩被朝廷加封太子太保,总领皖,浙,苏,赣四省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一时权力达到顶峰,无人右出。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随后打败太平军后,曾国藩再三请辞,并主张‘湘军’裁兵。这让后世之人十分不解。因为此时清政府早就腐朽不堪,摇摇欲坠,灭亡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此时‘湘军’实力雄厚,士气正旺。这么一只虎狼之师,正是推翻清廷还我汉人大好河山的绝佳机会 ,其属下所有将领都多次力劝反戈。曾国藩不仅没听,还以尽忠而上报自剪羽翼。曾国藩到底怕什么。

其实了解了曾国藩的出身,可能就明白了。曾国藩出身农耕之家,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周礼》《史记》。其一生深受封建正统儒家思想影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以裴度,王阳明为榜样 ,忠君爱国,忠孝节义,更怕后世之人扣上“乱臣贼子”的骂名而毁了一生的名誉。再者,当时清政府虽然重用他,但并不是不防范他。像左宗棠就被清廷的挑唆和他关系紧张,显然是让其互相制约。还有李鸿章的‘淮军’,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铁骑以及洋人的部队都虎视眈眈,互相提防。这些因素曾国藩不会不考虑,没有压倒一切的绝对实力,对于曾国藩这样的老成持重的又特别在意名誉的人来说,自然不会冒险反戈。但不管怎么说,曾国藩终其一生,后世之人推崇备至,尤其是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曾国藩是个善于做人,尤善于做官的人,更善于识人,誉之则为治臣之能臣,毁之,又称为曾剃头曾屠户,太平军盛时,其时曾国藩正丁忧在家守制,朝廷临时委派他协办团练,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这么一个职务,其人性恪艰韧硬是在地方官和太平军的夾缝中,训练出一支来在农民中乡勇,还没有正式的编制,只能算是团练湘勇几经挫败,几经胜利屡败屡战,朝廷终于承认他为湘军,针对太军毁庙灭教信奉拜上帝会,打出了卫道卫教的大旗,几经周折终于攻陷南京剿灭了太平军,在清朝可以算是中兴之臣,曾国藩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在他和太平军激战正酣的时候,朝廷也沒有忘记派僧格林沁带一支军队遥遥的防着他,朝廷是不能坐视汉人坐大的,功成,自裁湘军力辞四省总督,低调做人,严以律己,从他的家书中就可以看的出,对子孙的教诲训诫他们要节俭,勤奋,廉洁,他致力于复兴理学,算是近代史上最后一个大儒,后,天津教案发生,调曾国藩任直隶总督,督办教案,这是一个谁也办不好的事情他违心的惩办了地方官,杀了闹事的民众,这是他的最大的一个心病,因此召来一片骂声,说他是卖国贼,甚至他的同乡也把他在会馆的功名牌匾摘下来砸碎,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实际上他后来也就是窝囊至死。不过曾国藩是第一个提倡洋务运动的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倡留学生出国,创办江南制造厂,他有大功于清廷,死后朝廷也给了他最高的谥号,对中华民族而言,毁誉参半吧。谢谢。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现在对曾国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稳定国家统一的功臣,他对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最早主持翻译西方书籍,进行工业建设的官员,这对后来的一些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画像

曾国藩训练湘军,抵抗太平天国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国藩是在道光十八年参加科举,中试后步入仕途,后来拜入军机大臣穆彰阿门下,一路平步青云,从翰林院庶吉士一路升到了兵部右侍郎(从二品),他最初参加科举时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同进士出身,如果按照这个成绩,大多数人混到退休顶多也就正四品,所以曾国藩的升迁速度是非常快的。

真正让曾国藩青史留名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咸丰二年曾国藩因为丧母回家守孝,一年前洪秀全在金田村组织起事,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咸丰二年时太平天国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咸丰皇帝虽然在全国各地抽调八旗兵,绿营兵来平叛,但是荒于训练的清军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太平天国运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政府开始让地方组建团练抵抗太平军,曾国藩也响应号召组建团练,靠着在家乡的人际关系,曾国藩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组建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队伍,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湘军,又经过了一年多的严格训练,咸丰四年,湘军对太平军发动了进攻,按照曾国藩的想法,这次出征必定手到擒来,结果湘军大败,曾国藩差点被逼到投水自尽。

湘军又整顿了两个多月才再次出击,这次还算顺利,打下了岳州和武昌,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军还没有像样的战绩,咸丰皇帝听说武昌收复之后高兴坏了,直接让曾国藩代理湖北巡抚,这个阶段的太平军还是很强的,曾国的组建水师和太平军交战,一百多艘战船被毁,曾国藩差点又自杀了。

湘军水师

咸丰六年开始,转折点到来了,太平天国内部先乱了,洪秀全,杨秀清的矛盾不断激化,天京事变发生后,太平军实力严重下滑,清军加快了攻势,九江,安庆相继被湘军攻下。

曾国藩奉旨督办四省军务,送分题?送命题?

咸丰十一年是动荡的一年,太平天国势力还在占据着南京,以及东南的多个省份,这年七月咸丰皇帝驾崩了,年仅六岁的载淳登基,两个月后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控制了政权。新上台的领导层急需稳定住局面,而这时他们在南方能倚重的人,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汉臣。

所以在咸丰十一年末,曾国藩接到了朝廷旨意,命他督办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注意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接着下达了和太平天国决战的任务分配,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负责打南京,左宗棠平定浙江战乱,李鸿章平定江苏战乱。清政府此举并非真的让曾国藩一人督办东南四省军务,而是有意的设置让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三人互相节制。

浙江,江苏一直是税赋重地,清政府的统治者怎么可能真的放心让汉臣督办四省军务,但是太平天国平叛正直关键的时期,用人不疑的气度还是得有,所以下旨让曾国藩督办四省军务,传达的主要意思是表达对曾国藩的信任,适当放权也有助于平叛。

曾国藩混迹官场二十多年,朝廷下旨让他督办四省军务,表面上看无比风光,实际上危机四伏,清朝的年羹尧就是个例子,这一道圣旨实际上就是烫手的山芋,能推当然得推掉,否则难免日后将会引火烧身,最后曾国藩还是接了旨,但在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很快就主动提出解散湘军,目的就是为了让朝廷放心,明哲保身罢了。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赏

感谢您的赞助~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