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读者 / 日期:2024-07-30 / 浏览:5 / 评论:0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哪些话是让人们珍惜时间的?你怎么理解?

谢谢邀请!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河水来。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不断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读书需要珍惜时间,对珍惜时间的道理也暗暗地包含其中。半亩方塘犹如一面清亮的镜子,把天光云影映入其中,问问渠水为什么这样清亮呢?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来。这是表面的意思,而它的内在含义可就相当深奥了。意思是说,人的思想,也好比这一方塘,也要保持长久清亮,你要想看到面前鲜亮无比的大千世界,就必须源源不断地接受新的事物,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站的高看得远,保持方塘的长久清亮。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不断地更新的,人的思想也要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方塘将会变为死水一潭,失去如镜的清亮,这个人将会落伍,被时代所淘汰。同时还反映了学无止境的道理,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永葆青春。面对新鲜的事物,不仅不断地努力学习,还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学习意义,这个方塘才能永远地保持长久的清亮。比如,一个教师,新的知识不断的出现,不学习就不懂这个知识,不懂这个知识就无法任教;一个医生,新的医学知识出现了,就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好从医。这也是不断地学习的道理。我只讲了这两个行业,其它行业也是如此。说明都要不断地学习,紧跟时代的节奏,才能使方塘永远保持镜子一般的清亮,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哪些话是让人们珍惜时间的?你怎么理解?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共是有两首,而且两首都充满了哲理,这也是宋诗比较独特的一个地方,大部分的诗人,他们在创作中都会融入进自己的思想,从而也就使得作品处处充满了哲理,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哲理,那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是会有帮助。

观书有感 朱熹,观书有感 朱熹其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朱熹除了是一位诗人之外,还是一位思想家,同时也是继孔子和孟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继承者,并且还在儒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理学”,以至于后世的明清两朝,那都是以他的思想为主体,即使是当时的科举考试,那也是以他的答案为标准。由此不难想象,对于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他的作品自然是独树一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朱熹,观书有感 朱熹其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流传最为广泛,通篇描写得很细腻,诗人正是借用池塘里的水,以此来告诉世人,一个人做学问,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应当要像流动的水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好学问。所以在这首诗中,他正是阐述了一个观点,池塘里的水为什么清澈见底,那是由于源头正是有活水为断地注入,也就使得池塘里的水更加清澈。相反对于做学问来说,那也是一样,一定要勇创新,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书中的思想,学问才能够做好。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 朱熹,观书有感 朱熹其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首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这首诗的名气没有前面第一首大,但是总体上来说,它所要讲述的哲理是一样,昨天夜里江边正好是涨了大水,使得那庞大的船只也犹如一根羽毛一样,显得微不足道。如果是在以往即使是花费太多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将它推动,可是到了今天在水中却是能够行驶自如。

朱熹正是以泛舟为例,以此来告诉了世人许多道理,这也正是此诗最独特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读这样的作品,不能仅仅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深入地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两首诗都是同一种风格,所传递出来的哲理也是一样,朱熹正是在读书之余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么两首有趣的诗,当然也是告诉了我们要奋发图强,要认真做学问,只有做好了学问,那么一切也就通了。

打赏

感谢您的赞助~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